“老赵”新谈 艺术设计系06401班赵家晓

发布者:校友工作办公室发布时间:2019-12-05浏览次数:436


接到母校老师通知,要求写这篇个人经历,我非常愿意把之前走过的路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只是正真回忆起来,跟其他出色的同学比起来,又觉得有点拿不出手,既然答应了,那就大家“胡咧咧”一番吧。

2006年夏天,怀揣这求学的梦,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傻气,闯进了即将学习生活四年的大学校园,那年我十七岁。新的宿舍、新的教室、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一切,思绪像一匹脱缰的马儿,无限畅想着美好未来,平添了一股冒险的精神,以至于后期喜欢上了新闻摄影,且有了只身进藏、独闯北川地震灾区等一系列作死的行为。

2009年秋天,由于在基础美术上稍有见地,受中学时期的专业老师邀请到京山一中为高三毕业班做基础美术的考前突击培训,那年我大四。作为第一份工作,虽然只是临时性的代课,但是成就感还是满满的,基于对油画的热爱,便在心中勾画着一幅宏图伟业,以后的工作就是要在基础美术教育领域建功立业。

世事难料,父亲作为一名军转干,部队情节十分浓厚,希望家里的两兄弟至少有一个参军入伍,而当年哥哥由于身体的原因没能实现父亲的这个期望,那这个责任理所应当的该由我这个嫩苗子担起来了,加之那年中央军委针对大学生士兵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直没有接触和向往过部队生活的我反驳的理由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就这样,在家人催促下,草草交接了京山一中的工作,和一群高中毕业不多时的懵懂小伙伴挤上了北上的绿皮军列。

所在的部队是赫赫有名的北京武警总队天安门警卫支队,向来以无上荣誉和纪律严明著称,然而在南郊新兵连训练的三个月里便大失所望,一是生活环境极其恶劣,零下二十几度,没有空调暖气,没有热水澡堂,每天还要被严苛的训练摧残的大汗淋漓,基本上每天裹着湿衣服睡觉,对于过惯了无忧无虑大学生活的南方人,可谓是在挑战极限;二来思想差距比较大,班长老兵的年纪普遍比我小,基本是高中没毕业就到了部队,没有与社会有过接触,在一些观念上差距很大,甚至会觉得有些幼稚,迫于部队纪律,并没有与他们产生正面的争辩,否者倒霉只有我这个新兵蛋子了。

2010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我们也到了下连队的时候,我所在的中队防区位于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也是警情高发区,换上执勤礼服,初次站在毛主席像下,桥下满满的照相机闪光灯在闪烁,自豪感油然而生。很快2年时间在自豪感和汗水的交融中飞逝而去。

回到地方后,印证了新兵班长的话,部队是一个打磨机,菱角再分明的石头也会被磨得圆滑。少了张扬的个性,多了一份坚韧的毅力,2013年通过一整年时间的学习和多次的热身考试,于同年顺利通过了湖北省公务员招录考试。后被分配到中心城区的一个办事处,负责招商引资、发展改革、工业、三产业等经济发展类工作,面对各种陌生陌生的数据和专业术语,不安的感觉越发强烈,于是我每天穿梭于大小工地和职能部门,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办事流程和行政制度规范,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2015连续两个年度获得全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20166月,在全市纪检系统遴选工作人员时,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选调到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党风室是全市各类案件的案源地,也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查处其他不正之风的中枢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工作三年的基层办事处挂念之心越发强烈,同年10月在完成了全市电视问政筹备策划工作后恰巧接到原办事处分管领导的电话,希望我回地方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正巧击中了我的心坎,便毅然决然的提交了回地方的申请报告。回到地方后,从事过纪检、武装、政法、综治、拆迁等等一系列工作,毕竟革命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不久之后,便接任了现在的职位,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党委、政府交办了日常及综合协调工作,督办重大工作落实等。

截止目前,已是参加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一些好友开始戏称我这个大龄青年为“老赵”,我并不排斥这个称呼,反而觉得形容的有些恰当。在回望过去的时候会有一些新的启发,不断的计划着未来,也许这就是“老”的标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