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留守大学生”的世界

来源:法商时代发布时间:2020-02-05浏览次数:13编辑者:法商时代

梁灿 (法学18402)

     引语: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群人?他们是麦田的守望者,在村头的大石墩上等待与父母一年几次的相见,长年累月与祖父祖母相依为伴,“留守儿童”曾是对他们的形象描述。如今,他们进入大学校园,走近我们。

   与“留守大学生”小林的对话:

     小林(化名),女,法商爱游戏ayx18级学生。她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留守大学生”。

   1.关于成长经历

   “我上过两个幼儿园,第一个在老家读的,第二个在市里读的。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和堂哥堂姐一起读书,见到爹妈大多时候是在寒暑假。”

   2.关于“留守”,成长过程中是否有过困惑和不解

   “有。第一次听到‘留守’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太明白,也不能理解自己怎么就和这个词挂钩了。小学时,老师要求填写家长信息,监护人一栏不知道该填爸爸妈妈,还是填爷爷奶奶。”

   3.你认为留守经历有没有对你的性格造成影响

   “有影响。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会表达自己,很难对他人释放善意。我最喜欢的是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其次是照顾我长大的爷爷。对父母感情反而不深,很讨厌他们对我的管束与说教,不想跟他们关系很近,但是看到他们辛苦又会很心疼自责,经常展开内心拉锯战。”

   4.进入大学之后,你觉得你的性格、生活、学习等方面有何变化

   “性格未曾变化,只是进了大学后,感觉生活忙碌、紧张了起来,有时候会很困惑,没有前进的目标。但我清楚我应该走的路——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

   5.想对有相似经历的大学生们说

    既然已经有了这段经历,不管它给你带来的是什么,你都要过好自己现在的生活。不要让自己被过去拖住而停滞不前,失去了展望未来的信心。家庭关系的修复,需得双方一起努力,多联系多交流。

    小编寄语:

    据调查,讨厌虚伪,喜欢纯粹简单,容易沉浸自己的小世界里,爱幻想,讨厌别人插手自己的生活⋯⋯这是大多数“留守”一代性格上的普遍共性,也是他们的性格薄弱点。缺乏双亲的陪伴,从小由年迈祖辈抚养,成长环境极大影响到了他们性格的养成。这一点,从小有父母陪伴长大的许多同龄人大概无法感同身受。

    从小林同学的诉说中,或许我们能够了解到这种从小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大学生,虽然久居故里,身上却萦绕着丝丝漂泊感,内心追逐着远在千里外务工的父母,盼望那几次珍贵的团聚。

许多“留守大学生”与他人接触时,都不自觉地戴上面具伪装自己。如果不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并不会知道他的心酸与艰难,表面看上去,这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人,仅此而已。我们需要走进他们的世界,用真挚的友情去填补来自亲情的漏洞,但要注意分寸,不刻意地去窥探他们的过往,留给彼此一定的空间,潜移默化地打开他们封闭的内心。

    “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亲情缺失留下的伤痛,作为同学、朋友虽然难以完全抚平,但点滴的帮助和温暖的陪伴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希望曾经困囿在孤独中的“留守大学生”能走出过去,活出自己的色彩。